内容简介
《佛语禅心:受用一生的39则经典生活智慧》将98则《百喻经》中的寓言故事与阅读情趣的禅故事相结合,配以精美的禅味十足的图片,让读者一方面通过短小精悍、说理深刻的故事引发思考,另一方面通过漂亮的插图而一饱眼福,让读者在亲近山水人物画的同时,展开无限的联想,感受经典的98则生活智慧。
《佛语禅心:受用一生的39则经典生活智慧》将让读者朋友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拥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好心情,同时在读禅、学禅、参禅中,能以悟禅的精神智慧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使其今后的生活和人生境界达到一个更为高广的全新层面。
目录
愚人食盐喻/恰如其分,适可而止
愚人集牛乳喻/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以梨打破头喻/内外兼修,表里如一
妇诈称死喻/辩明事理,坚定不移
渴见水喻/望洋莫叹 取之有度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防微社渐,一丝不苟
认人为兄喻/实事求是,身体力行
山羌偷官库衣喻/真实自然,以身作则
叹父德行喻/适当中肯,不可言过其实
三重楼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婆罗门杀子喻/认真做事,诚实做人
煮黑石蜜浆喻/祸源,得偿心愿
说人喜瞋喻/坦然面对,明辨是非
杀商主祀天喻/方向明确,义无反顾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循序渐进,逐步积累
灌甘蔗喻/辛勤劳作,收获希望
债半钱喻/高瞻远瞩,统览大局
就楼磨喻/换个角度,豁然开朗
乘船失釪喻/立即行动,切莫拖延
人说王纵暴喻/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妇女欲更求子喻/拥抱今天,创造未来
入海取沉水喻/水到则渠成
贼偷锦绣用裹氀褐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种熬胡麻子喻/错种必结错果
水火喻/专心致志,方有辉煌
模仿国王眨巴眼睛/抓住要点,看重目的
治鞭疮喻/人云亦云,迷失自我
为妇贸鼻喻/知足者常乐
贫人烧粗褐衣喻/识破假象,立足当下
牧羊人喻/平常对待得失,平衡看待人生
雇倩瓦师喻/历经磨难,不忘初衷
估客偷金喻/言行一致,取信于人
斫树取果喻/精心培育,圆满收获
送美水喻/不耽虚名,积极向前
宝箧镜喻/周到圆通,迈向成功
破五通仙眼喻/尊重别人,珍爱自身
杀群牛喻/世事轮回,一心向上
饮木筒水喻/悔过自身,传递真爱
见他人涂舍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治秃喻/反省自身,潜心修习
毗舍阇鬼喻/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估客驼死喻/审时度势,巧做选择
磨大石喻/胸有大志,勤学苦练
欲食半饼喻/把握局部,则成就整体
奴守门喻/放眼全局,方得其道
偷犛牛喻/文过饰非,欲盖弥彰
贫人作鸳鸯鸣喻/悔不当初,追悔莫及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坚定信念,学好本领
小儿争分别毛喻/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医治脊偻喻/利不补害,得不偿失
五人买婢共使作喻/同生共死,一致对敌
伎儿作乐喻/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师患脚付二弟子喻/求同存异,照顾整体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协力同心,步调一致
愿为王剃须喻/伺机而动,展翅高飞
索无物喻/放弃小利,发扬善心
蹋长者口喻/向上生长,得见阳光
二子分财喻/拒绝诱惑,坚守自己
观作瓶喻/时机难得,不可错过
见水底金影喻/看清方向,选择正业
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病人食雉肉喻/滴水石穿,坚持到底
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做自我的主人,掌命运的航向
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心存善念,共创明天
五百欢喜丸喻/襟怀坦当,重塑人生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刻苦学习,联系实际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力保大局,降低损失
共相怨害喻/敞开胸怀,从心做起
效其祖先急速食喻/认清本质,勇做自己
尝庵婆罗果喻/细心观察,准确判断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爱惜生命,善待生活
唵米决口喻/防微杜渐,宽心悔过
诈言马死喻/充实自己,举重若轻
出家凡夫贪利养喻/以诚待人,以心待己
驼瓮俱失喻/冷静思考,全面考虑
田夫思王女喻/目标远大,身体力行
构驴乳喻/用心倾听,仔细琢磨
与儿期早行喻/虚心求教,拨云见日
为王负杌喻/坚意修为,勇敢面对
倒灌喻/查清原委,对症下药
为熊所啮喻/静心思考,寻找线索
比种田喻/灵活播种,收获绿荫
猕猴喻/抛弃前嫌,轻装前
摘要与插图
1 愚人食盐喻——恰如其分 适可而止
【佛语】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
既②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③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④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⑤盐。食已口爽⑥,反为其患。
【译文】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他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太淡,没有味道。主人听后,往他的菜里又加了一些盐。
加了盐的菜味果然好吃多了。他暗自想道:“所以这么好吃,是因为有盐的缘故。刚加这么点盐尚且如此,何况加更多的盐呢?!”
于是,这个没有头脑的家伙便空口吃起盐来。吃了以后,口舌便失去了味觉,反受其害。
【禅心】
愚人其实并不愚,因为他懂得本的趋利避害。饭菜只因多加了一把盐的而变得津津有味,盐在其中确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这个愚人永远都不明白,好吃的仅仅是他面前摆放着的饭菜,盐的作用也只是让饭菜变好吃而已。舍本逐末的做法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结果到头来所有的苦头还得自己品尝。
有位先哲曾说:“真理只要再向前跨进一步,便会变成谬误。”
于是这个愚人在真理面前开始了大跨步,似乎认定了真理之后就是无限的光明,并且愚人追求真理的脚步显得异常坚定,而我们却不禁要为他唱起悲歌。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物极必反的道理,只是没有几人去认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在那位拔苗助长的老伯的叹息声还没有远去的时候,人们就已经争先恐后地跳进了相互追逐的洪流之中。
得道高僧宝觉禅师在即将圆寂时,他派人把所有的弟子都叫到了身边,向他们宣布自己世缘时限的到来。众弟子在听完禅师的话后心有不舍。此时,其中一位弟子却朗声说道:“时限若已到,生死由他去好了。”禅师听后,微微一笑,说道:“你所讲的便是老衲的肺腑之言。”随即双眼一闭便圆寂了。
生死由命并不是消极地处事方式,而是一种“看破了”的高深境界,是一种顺从自然规律的行为。不再执迷于生之欲念,放下才是真正的超脱。今天再没有人会像故事中的愚人一样,一味地贪吃可以调出美味食物的盐了,可是一些更为现实和惊心动魄的事例却在不断上演。森林过度砍伐导致的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的气温上涨,对于野生动物大量捕杀导致的物种锐减……我们每天都叫嚣着向自以为更美好的将来迈进,我们的脚步甚至比那位愚人还要坚定。只是好多人都无法看清自诩为美好的事物仅仅是一种臆想罢了,无止境欲念的上升也正在一步步把自己拉向深渊。美好的未来断送在自己执迷地追求之中。放下——曾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可是在面对现实中各种欲望的时候总是会迷失心智。
生活中不乏愚人,又有几人能禁住生活中那一把“盐”的诱惑,从而恪守生存的线。但是倘若能够明白“盐”只是调味剂而已,便可免得误入歧途;倘若能够明白贪多必失是一种和谐生活的哲学,便可以在人生的苦海中及早回头。毕竟,放下以后才能拿起更多。
愚人的愚并不只是在于他必须要承受多吃一把盐的苦难,更在于自己遭受了苦难之后依旧找不到茫茫苦海的边际,反而把所有的
VIP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