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格思文存”涉及到“公共领域”的方方面面;第二部分“西方精神”则是基于给《竞争力》杂志的撰稿;第三部分“随心随感”包括作者在各种研讨会、纪念会、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和为其他学者的著作、论文所写的评论等;第四部分“畅想畅谈”是作者为自己单
目录
自序 一 格思文??br> 1.守望者的祝福 2.金融危机与信任危??br> 3.宽容是金 4.从宽容对方到平等对话 5.宗教回归社会关爱 6.宗教与真??br> 7.守住传统中的智慧与美??br> 8.这个社会不要都是“快??br> 9.网络哲学的构??br> 10.“网民”:徜徉在孤寂与公共空间 11.“忽悠”中还有精神家园?? 12.“娱乐”时代的追求 13.“平常心”与“能力??br> 14.“想象力”与“真实??br> 15.梦与??br> 16.虚与??br> 17.求学的意??br> 18.在喧闹中寻觅宁静 19.“节日”的意义 20.“生日”的意义 21.信仰与公共空??br> 22.信仰与公共价??br> 23.宗教与和??br>?? 西方精神 1.“爱”之精神及其社会蕴涵 2.“谦卑”精神及其主体意??br> 3.“普世”精神及其观??br> 4.“超越”精神及其关怀 5.“先知”精神及其未来洞??br> 6.“拯救”精神及其牺牲自??br> 7.“禁欲”精神及其灵修实??br> 8.“神秘”精神及其超凡体??br> 9.“契约”精神及其律法构??br>?? 随心随感 1.我的回国经历 2.精神上的温暖 3.笑迎中国与世界学术沟通新时代的剪??br> 4.全力促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 5.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发展我国的宗教学 6.认真学的讲话,推动宗教研究创新发??br> 7.宗教学应该列为一级学??br> 8.《朱谦之文集》出版座谈会发言 9.《徐梵澄文集》出版新闻发布会暨座谈会发言 10.《金鲁贤文集》出版发式暨研讨会发言 11.纪念中国宗教学体系的开创者任继愈先生 12.任继愈先生与我的学术生涯 1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出版感言 14.“问题”似路——基督教文化研究的希??br> 15.祝贺“中国宗教圣经事工展”在美国顺利举行 16.从柯尼希的逝世所引发的感??br> 17.对我国民间宗教及信仰的调研思??br> 18.论妇女对中国基督教发展的贡献 19.对“从吴贻芳个案看个人成长与宗教信仰”论文的评议 20.当代宗教研究中对“人”的关注 21.对戴维教授主题发言的评??br> 22.复杂的历史,当前的警醒——读《台湾基督教史??br> 23.“本土化”: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之途及其希??br> 24.东北亚基督教与当代社会发??br> 25.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社会关怀 26.在赵紫宸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发言 27.“赵紫宸与中西思想交流”学术研讨会感言 28.论基督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对??br> 29.社会建设必须加强社会工作 30.湖南省佛教协会船山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庆典致??br> 31.金融危机与宗教发??br> 32.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高峰论坛感言 33.中国宗教学者的历史使命 34.中国文化处境中的《圣经》理??br> 35.“化”处境中的宗教文化及发展趋势 36.关注“网络统战??br>?? 畅想畅谈 1.中国宗教与和平:理想与现??br> 2.“科学与宗教”论坛欢迎辞 3.祝贺届“经典阐释与文化传播”研讨会的召开 4.儒教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致辞 5.在“少林学”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 6.弘扬精神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7.“汉语神学”与中国文化的关??br> 8.学术神学:一种运用宗教学资源的中国神学研??br> 9.在世界宗教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 10.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学术发??br> 11.处理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的关??br> 12.第三届伦理学术研讨会闭幕式发言 13.“基督教与当代社会”学术研讨会欢迎??br> 14.“相遇与对话——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欢迎辞 15.“基督宗教社会学说及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欢迎??br> 16.“当代世界中的宗教”学术研讨会欢迎?
VIP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