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修习密法,需要圆满的习地与智慧,更需要安止在无上菩提的心。密法观照法界的体性与缘起的实相,将法界的实相与自己的身心众相融摄为一,并落实于现前的生活中。这种微妙的生活瑜伽,让我们的生活与修炼不相远离,让我们能以现前﹑当下的身心,速证无上大觉的智慧。
在《密宗成佛心要:即身成就的修行心要》中,较详尽地解明密宗成佛的真实内义,以六大为体,四种曼陀罗为相,启动我们本具的慈悲善力,让我们如实地解悟密法的真谛,共同圆满无上的正觉。
作者简介:
洪启嵩先生少年时开始修学禅法,二十几岁开始教授禅法,并多年闭关修持各派禅法,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北美各国的高等学院与寺院禅堂举办数百次禅学讲座与禅修训练,对于人的身心气脉的改造、身心境界的提升,哟偶深入研究与修证。
洪启嵩先生几十年来在大小乘禅法、显密教禅法、南传北传禅法、汗传藏传禅法、教下与宗门禅法等均有深入与系统的研究与讲授,在海内外已出版各种禅学著作上百种。
洪启嵩先生发愿构建适宜当代人的中华禅学修体系,以中华禅为根本,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来引导当代世界文明。
洪启嵩先生认为,应“依禅出教”,“藉教悟宗”。并且相信,“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中国文化的特质也在禅”;“中华禅是中国佛学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目录
缘起??
序言???
第一章 即身成佛的真言密教??
证悟自身的实相??
即身成佛义??
即身成佛与大乘菩萨行??
三种即身成佛???
第二章 宇宙万物的体性
——六大为体
六大的体性??
六大无碍??
转识成智--五方佛灌顶 ????
第三章 法界的实相?
——四曼为相??
四种曼荼罗 ??
四曼相即不离 ???
第四章 六大法性的作用?
——真言、手印、观想的妙用? ?
依现前因缘观照实相 ??
身、语、意三密的意义 ??
身密:手印的真相 ??
语密:真言为大悲愿力所成 ??
意密:观想的作用 ??
三密相应的口诀 ???
第五章 六大、四曼、三密的展现?
——金胎两部曼荼罗?
金刚界曼荼罗 ??
胎藏界曼荼罗 ??
两部诸尊的分类 ??
诸佛的本誓三昧耶 ??
五种三昧耶 ???
第六章 菩提道的增上妙缘 ??
善知识 ??
上师为加持的根本 ??
皈依金刚上师的根本意义 ??
皈依金刚上师的因缘 ??
选择金刚上师的条件 ???
第七章 密教祖师大德 ??
印度密教祖师 ??
中国汉地密教祖师 ??
日本密教祖师 ??
中国藏地密教祖师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即身成佛的真言密教证悟自心的实相
什么是&"成佛&"?成佛即是成为如佛陀一般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据《大日经·住心品》所说明:&"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这虽可视为仅显示身、口、意三密中&"意密&"的一种,然而如实理解自己的身业,亦已体解自己口业的实相,这身、口、意三业从外观上来看,会以为有三种作用,然而实则是一如一体的。?
身业之外,不起口业;心意所念,直现为身业,爰至宣泄为口业,故身、口、意三业,具有一体不可分离的关系。修行以三密一相平等为要件,所谓&"成佛&"则是&"证悟自心的实相&"。?
这自心实相的净菩提心(Suddba-bodhi-citta)指的就是我们修证的根本,也是我们心识内本具的无漏种子,即自心中无垢清净的智体,能如实了悟净菩提心,就能够现前成就圆满佛果(Abhisambuddha)。?
&"即身成佛&"为现身成佛之义,即以此凡夫之身,直接现前成为佛陀之义,所以有时亦称为&"现身成佛&"。?
佛法以成佛为主旨,其教法虽然有千差万别,但其旨趣,则是以说明成佛的方法为要点。?
在大乘佛法中成佛的方法,设立有种种修行的阶位,经由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四十二种阶位或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种阶位,方能成就毗卢遮那佛圆满境界。?
凡夫从一念发起菩提心志求佛果开始修行,一般而言,修行的期间须经过长达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在其间死生无数次,诚然不可思议,而经此生生世世的长期修行,方始成佛,这是大乘佛教的通说。?
密教认为这样的修持历程太过迂回,不能切合实际的要求,所以很重视即身成佛,因而在下三部中提出&"对生本尊&"的修行方法;在无上瑜伽部则提出&"自生本尊&"的修法。&"对生本尊&"是观想在自身对面有一个本尊的修法,&"自生本尊&"是观想自己成为本尊的修法。?
即身成佛义?
在东密瑜伽部的成佛之中,我们可以引用日本空海大师关于即身成佛所著的《即身成佛义》来讨论。?
从《即身成佛义》中可以了解中国早期密宗的修证理念,这二颂八句乃是疏释&"即身成佛&"之意。而此二颂八句中,对于由印度、中国而传至日本的东密教理包容无余,无论自真言密教的根本原理,悉行包涵在内,可称为是真言密教之精髓秘要。其文曰:?
六大无碍常瑜伽(体),四种曼荼各不离(相),?
三密加持速疾显(用),重重帝网佛即身(无碍)。?
法然具足萨般若,心数心王过刹尘,?
各具五智无际智,圆镜力故实觉智(成佛)。
此二颂八句中,第一颂四句,在说明&"即身&"二字,第二颂四句,在说明&"成佛&"二字。又若阐述第一颂的大意,则为:一切有情本然具备此六大(体大)、四曼(相大)、三密(用大)的妙德。而法身大日如来也不外于六大、四曼、三密的三大功德。所以,真言行菩萨安住于三密瑜伽的妙行时,即为大日如来的加持威力所摄受被护,然亦为行者发动了自身本具的善功德力。?
因此行者的六大(地、水、火、风、空、识)、四曼(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摩曼荼罗)、三密(身、语、意),为大日如来的六大、四曼、三密所加持相应、融摄互入,而于真言行行者自身上显现出圆满大日如来的庄严法相。以此真言行者自身为大日如来的功德所示现,所以名为&"即身&"。?
第二颂的大意是:凡夫虽然与大日如来一样,法然同具一切智(通达一切法相的智慧)、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无际智,但由于凡夫为客尘烦恼妄想所遮蔽,而不能自觉,唯有借由修习三密瑜伽的殊妙观法时,依于大
VIP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