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宗教信仰萌生于何时?其萌生的景况如何?宗教信仰的初始情势及其演化状况如何?宗教礼仪的形成和演化状况怎样?宗教职业者(巫师、萨满、祭司等)集团是如何分离出来的?教会团体又是如何产生的宁您会在《世界宗教简史》中找到答案。《世界宗教简史》(作者谢·亚·托卡列夫)对宗教演化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联作了深入的解读,是一本难得的了解世界各民族宗教的教科书。自问世以采,《世界宗教简史》已被翻译成西班牙文、匈牙利文、德文、罗马尼亚文、斯洛文尼亚文等欧洲文字。
目录
绪论
1.前马克思主义的以及资产阶级社会的学术界对宗教及其起源之探考概览
古希腊-罗马思想家论宗教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著作家论宗教
复辟时期;神话学派
人类学派
教权主义的原始-神论
种种前万物有灵论
洛伊德主义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派
现代兴起的种种新说
2.马克思列宁主义论宗教及其本质与起源
前阶级社会及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宗教(部落崇拜)
第1章 宗教的历史沿革及其考古遗存
第2章 澳大利亚人和塔斯马尼亚人的宗教
第3章 太平洋岛屿诸民族的宗教
第4章 南亚、东南亚以及东亚未开化民族的宗教
第5章 美洲诸民族的宗教
第6章 非洲诸民族的宗教
第7章 北亚诸民族的宗教
第8章 高加索诸民族的宗教
第9章 伏尔加河流域以及乌拉尔山脉迤西地区诸民族的宗教
第10章 古斯拉夫人的宗教
第11章 古日耳曼人的宗教
第12章 古克尔特人的宗教
阶级社会的宗教·民族一国家宗教
第13章 中美洲诸民族的宗教
第14章 东亚诸民族的宗教
第15章 印度的宗教
第16章 古埃及的宗教
第17章 前亚古代诸民族的宗教
第18章 古代伊朗的宗教(玛兹达教)
第19章 犹太人的宗教(犹太教)
第20章 古希腊人的宗教
第21章 古罗马人的宗教
阶级社会的宗教·世界宗教
第22章 佛教
第23章 基督教
第24章 伊斯兰教
结束语
附录
摘要与插图
大多数民族的祭司和宗教活动者,其景况不一,职司各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部落的正式祭司,均属寺庙,司掌公众或国家之祭仪;一为自由行术的人员,即巫医、巫师、占卜者,由个人延请。部落的寺庙祭司,权势极大。每座寺庙似为“法人”,拥有财产、土地,甚至间或有居民和奴隶处于其辖制下。来自财产和土地之所得以及形形色色的捐输和祭献,均归祭司所有。伴随部落内部的财产分化,祭司遂跻于财势显赫的、居于统治地位的上层人物之列。
从事农业的诸民族地区,司掌公众祭仪的祭司亦行气象法术仪式--祈雨仪式。例如,贾加人的祈雨仪式,便由特定的祭司行之(即“雨师”)。甘霖未降之前,雨师须竭诚奉职。祈雨仪式往往旷日持久,通常总会如愿以偿,--天长日久,终有降雨之时。
举凡征战法术仪式以及对战神的献祭,亦属公众性的祭司职责。
祭司尚有一项尤为重要的职司(西非地区尤甚),便是参与诉讼的审理。诸原始的非洲国家,盛行这样一种刑事审理:被告人之定罪以及诉讼双方孰是孰非,主要凭借法术而断,即所谓的“神断”(俄国曾有“神判”之说)。为此,往往不惜使用,如令被告人和争执双方服用特制饮剂。该人饮用后如安然无恙,则被视为胜诉。既然毒剂之配制操于专职祭司之手,诉讼双方和被告人的生死祸福,也就在他们的掌握之中。所谓“神断”,无非是祭司(有时亦为领和君主)借以使百姓就范的、至关重要的手段,--而祭司也正是为领和君主效犬马之劳。
……
VIP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