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乘佛法的渊源、大乘佛教初期的开展情形、大乘是否佛说, 是佛教互相关联的、根本而又重要的大问题。《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套装全3册)》详尽论述了大乘佛教发展的起源——兴起的背景与动力,大乘佛教初期法门的发展情形,初期大乘经典的集出与持宏,并对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的论点提出有力评破,实为研究初期大乘佛教的巨著。
目录
自序
凡例
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大乘所引起的问题
第一项 大乘非佛说论
第二项 大乘行者的见解
第三项 解答问题的途径
第二节 初期大乘经
第一项 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
第二项 初期大乘经部类
第二章 佛陀遗体·遗物·遗迹之崇敬
第一节 佛陀遗体的崇敬
第一项 佛涅槃与舍利建塔
第二项 舍利·驮都·塔·支提
第三项 阿育王大兴塔寺
第四项 塔的建筑与供养
第五项 佛塔与僧伽的关系
第六项 舍利塔引起的问题
第二节 佛陀遗物与遗迹的崇敬
第一项 遗物的崇敬
第二项 遗迹的崇敬与巡礼
第三项 供养与法会
第三节 佛教的新境界
第一项 微妙庄严的佛地
第二项 新宗教意识的滋长
第三章 本生-譬喻·因缘之流传
第一节 与佛菩萨有关的圣典
第一项 九(十二)分教的次第成立
第二项 本事·本生·譬喻·因缘
第三项 传说——印度民族德行的精华
第二节 菩萨道的形成
第一项 菩萨的意义
第二项 菩萨修行的阶位
第三项 菩萨行——波罗蜜多
第四项 菩萨的身份
第五项 平实的与理想的菩萨
第三节 佛陀观的开展
第一项 三世佛与十方佛
第二项 现实佛与理想佛
第四章 律制与教内对立之倾向
第一节 依法摄僧的律制
第一项 僧制的原则与理想
第二项 律典的集成与异议
第二节 教内对立的倾向
第一项 出家与在家
第二项 男众与女众
第三项 耆年与少壮
第四项 阿兰若比丘与(近)聚落比丘
第五项 出家布萨与在家布萨
第六项 佛法专门化与呗曜者
第五章 法之施设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法与结集
第一项 法与方便施设
第二项 法的部类集成
第二节 中、长、增一的不同适应
第一项 《中阿含经》
第二项 《长阿含经》
第三项 《增一阿含经》
第三节 信心与戒行的施设
第一项 戒学的三阶段
第二项 信在佛法中的意义
第六章 部派分化与大乘
第一节 部派分化的过程
第一项 部派分化的前奏
第二项 部派分裂的谱系
第三项 部派本末分立的推定
第二节 部派佛教与大乘
第一项 部派异义集
第二项 部派发展中的大乘倾向
第三项 声闻身而菩萨心的大德
第三节 部派间的交往
第一项 律藏所说的别部与异住
第二项 部派间共住的原理与事实
第七章 边地佛教之发展
第一节 佛教的向外发展
第一项 佛教中国与边地
第二项 阿育王与佛教的隆盛
第二节 政局动乱中的佛教
第一项 政局的动乱
第二项 边地佛教在政局动乱中成长
第三节 塞迦族与佛教
第一项 北印度的塞迦族
第二项 厨宾(塞族)与北方大乘佛教
第八章 宗教意识之新适应
第一节 佛菩萨的仰信
第一项 十方佛菩萨的出现
第二项 文殊师利·普贤·毗卢遮那
第三项 阿阔·阿弥陀·大目
第四项 观世音
第二节 净土的仰信
第一项 未来弥勒净土
第二项 地上与天国的乐土
第三节 神秘力护持的仰信
第一项 音声的神秘力
第二项 契经的神秘化
第三项 神力加护
第九章 大乘经之序曲
第一节 部派佛教所传
第一项 本生·甚希有法·譬喻·因缘·方广
第二项 三藏以外的部派圣典
第三项 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
第二节 大乘佛教所传
第一项 原始大乘与大乘
第二项 《六度集》——重慈悲
第三项 《道智大经》——重智慧
第四项 《三品经》——重仰信
第五项 《佛本起经》
第六项 菩萨藏经与佛诸品
第十章 般若波罗蜜法门
第一节 《般若经》的部类
第一项《般若经》部类的次第集成
VIP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