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VIP   VIP会员第2年

图书资料维护组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搜索
新闻中心
  • 暂无新闻
商品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在线商城 > 星云缉硬精装(星云大师本精装文字集,字字珠玑,句句参悟,娓娓道来)
在线商城

星云缉硬精装(星云大师本精装文字集,字字珠玑,句句参悟,娓娓道来)

价格 32.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IP属地 广东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暂时没有内容

目录

序 随缘欢喜 1
第一章 禅门风光 1
01 禅门风光逍遥自在
02 扫地、扫地、扫心地
03 菩萨心肠 金刚手段
04 山贼易擒 心贼难捉
05 耳闻目见 事理难明
06 四大本空 五蕴非有
07 即心即佛 自在常乐
第二章 生活修养 23
01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02 笑口常开 大肚能容
03 忍耐讥谤 庄严福慧
04 不念旧恶 与人为善
05 知所进退 逍遥自在
06 以舍忍觉 治贪嗔痴
07 一言兴邦 一言丧邦
08 道心惟微 人心惟危
第三章 慈悲喜舍 51
01 处贫居富 心安理得
02 童叟无欺 和气生财
03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04 乐于布施 为善常乐
05 施舍财物 有舍有得
06 不贪无嗔 知足常乐
07 般若智慧 虚空万有
08 勤于工作 服务人群
09 慈悲喜舍 感恩图报
第四章 谈情说爱 79
01 广植福田 善结人缘
02 境由心造 随缘自在
03 人生无常 清净禅悦
04 持平常心 历久弥新
05 真空妙有 究竟涅槃
06 未成佛道 先结人缘
07 人人慈悲 处处祥和
08 谈情说爱 大慈大悲
09 升华净化 感情生活
第五章 幸福之道 101
01 增进人生幸福之道
02 幸福人生顺乎自然
03 如何促进家庭幸福
04 如何过得自由自在
05 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06 从自制中克制物欲
07 从空无中认识人生
08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09 面对老病自求多福
第六章 因果福报 127
01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02 善恶诸业 果报分明
03 佛教实有 不尚玄想
04 小疑小悟 大疑大悟
05 自觉心安 天君泰然
06 诚实无欺 广结善缘
07 虔诚忏悔 广种福田
08 化无力感为感恩心
09 不去计较就没烦恼
第七章 弘法利生 159
01 境界超越 祈愿升华
02 随其心净 则国土净
03 弘法利生 合理生活
04 受持戒律 得证圣果
05 真诚修行 身心并重
06 当头棒喝 暮鼓晨钟
07 端正观念 振兴佛教
第八章 结善缘 181
01 尊重与包容
02 我是个什么东西
03 自利利他
04 做人要争气
05 行善去恶
06 不着痕迹的善人
07 随他去吧
第九章 谈修心 201
01 有道者的心态
02 耕好自己的心田
03 心在何处 何处安心
04 心能安四方皆好
05 用忏悔净化身心
06 内心财富无价宝
07 安定心境有妙法
第十章 论人生 219
01 塑造形象 厚植人脉
02 礼貌是我的水准
03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
04 用慈悲心解世间苦
05 懂得珍惜才懂得爱
06 到达常乐的彼岸
第十一章 话苦乐 235
01 苦乐一线间
02 孝亲要及时
03 善事父母 即是事佛
04 说话的艺术
05 旅游参访 见识增广
06 简单生活 性灵纯净
07 因缘福报 知足常乐
第十二章 悲众生 253
01 改变命运靠自己
02 情到多时反转薄
03 悲智愿行
04 拂尘除垢
05 长寿十法
06 老当益壮 自求多福
07 心净身安
第十三章 度有情 273
01 处处能度众
02 拜观音 学观音
03 莲花合掌禅意深
04 勇于当下承担
05 念佛不忘救国
跋一 佛光缘 288
跋二 与佛有缘 292
附录 求法应有正确认识 293

摘要与插图

  序   弘法利生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因缘下出家的,当时是栖霞律学院里年龄的沙弥。有一天读到“僧伽应以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少不更事的我,这才知道出家人原来背负着如此神圣的使命。   此后,每当早课讽诵楞严咒,唱到“愿将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时,我都在心中发愿:“我将来一定要将全部的身心奉献在弘法利生上。”   时至今日,我乐说不怠,也建立了各种佛教事业。在佛陀的加被下,我一生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为了达到“弘法利生”这个愿心,而力行实践。   我一生弘法无数,感到的是如何契理契机。往往为了一篇讲稿,而日夜揣摩听众心理;常常为了一句名相,而反复思考其中深意,为的是希望大家都能听懂受用,并将佛法妙谛运用在生活上,以作为现实人生的指南。   一九九一年岁暮,我在台北开大座,宣讲“维摩经”,《经济日报》副刊的主编到后台趋访,提及该报为了嘉惠读者,企划在副刊企业生活增辟“星云禅语”专栏,每逢周六定期刊登一次;基于“弘法利生”的理念,当然愿意共襄盛举乐观其成,但是我因为云游四海,恐怕不能按期供稿。后经协调研议决定,由皈依弟子禅如依据我的演讲、言行与思想脉络代笔整理,经我审阅辅导认可送刊。没有想到“星云禅语”逐期出刊后,尚获读者嘉许,并获甚多海内外报刊转载。旅居菲律宾的作家张放先生更致函佛光山,表示说:您以通俗化的佛理软化人心,鼓舞大众向上,确为我们海外华侨带来无限激励,春风化雨普润众生……恳请您将在报刊发表的励志小品,早日结集出书,俾广流传,区区心意,敬请参考是盼。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印行了很多有价值的好书,有意将连载年余的“星云禅语”结集出版,并嘱撰序,禅如亦认为能将代笔的文稿印成书,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好事。   “弘法利生”是我力行实践的愿心,“恒顺众生”是我广结善缘的态度,谨撰述以上因缘,序《星云禅语》问世。   星云大师   第一章 禅与生活   01  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明心见性,悟道归源;   自我观照,反求诸己。   现代人的生活,普遍倾向追求感官的刺激以为快乐。其实,如果能够放下外缘观照禅心,那才是快乐的泉源;进一步实践自在淡泊的生活,更可以体悟禅悦法喜。   禅是什么?“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禅,是智慧、是真心、是人间的奇葩,更是人类的宝藏。因为“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特列举四点来说明“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禅的人间社会性。禅有人间的社会性,因为禅不是少数人的,佛陀在灵山会上,把禅法传给了拈花微笑的大迦叶尊者,但把禅心交给了佛性本具的每一众生。“春城无处不飞花”,同样的“人间到处有禅机”,仅从禅的名称,就可看出禅的社会性,诸如禅诗、禅话、禅心、禅悦、禅味、禅行等,人间社会到处有禅者,山林水边、陋巷闹市,不分僧俗、不计男女,人人可参禅,处处可问道,所谓“一钵千家饭,禅僧万里游”。禅者的云游行脚,就是那么的人间化、社会化。   现今人间现实社会,到处充溢功利、自私、狭窄、执著、贪戾与暴力,更亟需真正的禅者以安详、放下、大公、宽广、空无与慈悲的良方来对治。   禅的时空普遍性。禅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在禅里,没有时间的长短,没有空间的远近,没有人我的是非,刹那之中有永恒,一念之中有三千;也就是说“心中有事虚空小,心中无事一床宽”,因为真正的禅者,对时空有普遍性的悟入。   参禅学佛重开悟,只要一悟,就能开窍(一点通万事灵),说到“悟”,必须透过禅定才可以体验,一旦开悟,就可以领略到时间的永恒、体会出空间的无边,“悟”在人我里,生佛平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