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VIP   VIP会员第2年

图书资料维护组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搜索
新闻中心
  • 暂无新闻
商品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在线商城 > 禅与乐
在线商城

禅与乐

价格 36.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IP属地 广东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禅与乐》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禅与音乐的著作,是学者田青先生的十年力作。作者从佛学、美学、音乐学的各个层面,运用深刻独到的思想和恣肆的文笔,从一个的视角全面梳理了禅与中国音乐的因缘,“发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深蕴的禅意,为中国音乐的未来开出一剂良方。这是一本注定会引起争议的书,大家会赞叹作者的睿智、犀利和才华,同时也许会有人持怀疑甚至批评的态度。但无论如何,这是一本让你开悟的书。

目录

弁言
第一章 中国人的宗教观和音乐观
1.郭沬若的问题:中国为何没有产生宗教?
2伟大的“礼乐之邦
3.中国哲人的音乐思考

第二章 白马东来
1.两个伟大文明的相遇
2.禅与禅宗
3.何处无佛?——禅宗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音乐

第三章 活泼的禅心与流动的音符——禅与音乐的相似性
1.“直指人心”的惮与“不立文字”的音乐
2.公案:谁能确解
3.音乐:一说便错

第四章 禅风乐韵
1.单旋律中的禅意——“简约”与“明心见性”
2.“见性成佛”的法门与中国音乐的“韵
3.“简约”之风与古琴减字谱的出现

第五章 禅者:在山水与音乐之中
1.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大自然
2.文人士大夫的佛教信仰与音乐生活
3.王维与自居易
4.永远的苏东坡
5.琴僧——一个特殊的音乐家群体

第六章 禅曲探珠
1.《普安咒》与《那罗法曲》——琴曲中的佛曲
2.《江河水》——是“阶级压迫”还是“有生皆苦”
3.世界上的音乐——南音
4.一鲜为人知的伟大乐曲——《行道章》
5.生命的鲜活、自由、灵动——潮州筝曲《行云流水》

第七章 中国音乐向何处去
1.西风东渐与国乐凋残
2.魂兮归来!——中国音乐的复兴之路
缀语

摘要与插图

先谈乐器。《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说:“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佛,或以欢喜心,歌呗颂功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这佛经中所提到的许多种乐器,都是随佛教流人中原的。日本林谦三氏,曾就佛典中所见乐器、音乐、舞蹈作一考察,列举如《妙法莲花经》、《无量寿经》、《佛所行赞》、《方广大庄严经》等典籍中所见乐器名,其管类有:螺、蠡、贝、角、管、笛、笳、笙、竽、筚篥等;弦类有:琴、筝、瑟、筑、琵琶、箜篌、五弦等;鼓类乐器有:法鼓、大鼓、鼗、鼙、细腰鼓、都昙鼓、奎楼鼓等”’。这些乐器中的一部分,至今仍作为我国的“民族乐器”而活跃在人们的音乐生活和舞台上,人们很少会想到,这些乐器原本并不是我们的“民族乐器”,而是外来的,是佛教馈赠的厚礼。比如门前几乎可以在我国的任何一个戏曲剧种、民间乐种中发现的铜钹,就起源于丙亚,并由天竺传人中国。铜钹作为乐器名,见于东晋法显”著《佛国纪》。至唐时,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称:“铜钹……古书无钹字,近代㈩也。”目前流行的琵琶,唐时称为“胡琴”,也是随佛教的东渐进入中原的。敦煌壁画中的“净土变”,记录了当时佛教音乐——供养佛的伎乐——所使用的乐器和乐队形制。其中琵琶、五弦琵琶、凤琵琶、铃等乐器常见,当然,当年横抱在“伎乐天”怀中的琵琶,经历代各民族音乐家们不懈的努力与改良,在唐代便已开始学习古琴的右手指法,弃拨弹而改用指弹,在近代更是增项加品,发展成具有中国风格的乐器了。
  在中国音乐,佛教乐曲的引进也令人瞩目。佛教音乐的大量传人中国宮廷,是在吕光灭龟兹之后。而《于阗佛曲》是中国典籍中/¨现的佛曲之名。《隋书.音乐志》载:“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于阗,即今新疆和田,唐吋佛教与音乐舞蹈俱盛,与龟兹、疏勒都是佛教和佛教音乐传播中原的重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