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藏经》是佛家典籍的总汇,是佛家思想的渊薮,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的藏经分经、律、论三个部分。经即经典及佛的言论与故事,律是出家人的戒条,论是后学对佛教教义的阐述。自宋初《开宝藏》至清末《频伽藏》,千余年来,各种官私版藏经,偻指而计,约二十余种。
《永乐北藏》亦称《北藏》是现存完整大藏经中精美的一部,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永乐北藏》是明太宗朱棣敕命编撰的一部大藏经,于永乐十九年(1421)在北京开雕上版,二十年后,于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雕成。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二年(1584)又补雕三十六卷属于诸宗的著作,并把《南藏》所有《北藏》所无的五种著述一并附上,整部大藏经方算完成。全书千字文编号由《天》字至《火》字,分装六九三函,共六九三零卷,共收录各类佛教典籍计一六六二部。与以往的大藏经相比,《永乐北藏》同属经摺装,但行款微有不同,每版为:高约二十八厘米,宽约十三厘米。全书字体用赵体,娟秀明丽,且装祯大方,美轮美奂,是典型宫廷版本。《永乐北藏》刊成后,藏版于宫中,供宫廷供奉,同时也将部分印本颁赐全国各大寺院,但不允许民间像《南藏》那样请印,故本藏流传极少,到今天,我们所看见的较为完整的《永乐北藏》仅存有限几部,成为稀世之宝。
本次整理景印《永乐北藏》的底本藏于故宫图书馆,乃清宫旧藏,由于年代久远,全书残缺五百余卷,虫蛀亦较严重。为使本书得以重见天日,在中国佛教协会与故宫博物院的鼎力相助下,整理委员会诸先生亦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是他们焚膏继晷一丝不苟的努力,才使这项抢救祖国佛教文化遗产的工作圆满完成。
近六百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整理重刊明朝《永乐北藏》,尤其是作为完整的一部宫廷大藏经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其本身的价值无法估量;考虑其文物价值,收藏、典藏供奉价值,在出版、印刷、装潢、选料上务求美伦美奂,不仅可以重现古代雕版印刷的风格,亦开印刷风气之先,使其成为当代一次大制作的文物藏本,第一套都是仅有的,使之传世;本书第一次采用仿旧宣纸印制,书口和书中黄色水痕是仿旧宣纸。《永乐北藏》线装本这次重刊第二次印刷发行。共计印刷40套,每套分装成200函。《永乐北藏》内文每页分上下两栏,纳原书四页,每函近500筒子页,全书为200函,为其存真,函第一卷有御制龙碑图,末函末卷为护法韦驮像;每页加编书眉页码。
VIP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