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VIP   VIP会员第2年

图书资料维护组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搜索
新闻中心
  • 暂无新闻
商品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在线商城 > 深度禅修-禅修课之三
在线商城

深度禅修-禅修课之三

价格 30.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IP属地 广东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南传佛教大师禅修三部曲·禅修课(03):深度禅修》是继德宝法师的书《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之后又一经典之作,带领你亲身体验禅定的感受,进入深刻、平静、喜悦、强而有力的禅修状态,享受深度专注所带来不可思议的心灵平静。
  德宝法师继续以幽默、清新、活泼的话调,洋细讲述了修习禅那的步骤,禅修时会遇到的障碍,以及获得禅那的利益。在书中,德宝法师将帮助禅修者进入正念禅修的下一阶段——“超越”正念分明。
  阅读《南传佛教大师禅修三部曲·禅修课(03):深度禅修》,我们会知道如何把心聚焦在呼吸上,获得深度专注:也知道当障碍生起时,要如何克服,修习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更进一步学到怎样延长专注的时间,让心和呼吸融为一体,成为纯粹的专注。德宝法师已帮我们把专注禅修的途径展开来,只待我们努力去修习,便可获得一个具有内观智慧及无可撼动的安定人生。

目录

关于作者
前言
第一章 禅定
禅定训练我们观照内心,并洞察我们做出判断和简单反应的瞬间。这样,我们就能决定自身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种瞬时性反应。通过禅定,你可以控制这个过程。
第二章 禅定与禅那
禅那是深入禅定后产生的心灵境界,它们超言绝相不同于凡夫的心灵。禅那之味,犹如解脱之乐,使我们脱离心灵和情感痛苦的折磨,获得自由。
第三章 修禅那的准备
如果心灵缺乏祥和,我们就无法修入禅那;而缺乏平静而安定的生活,我们就无法拥有祥和之心。
第四章 自他圆满
修习慈心禅时,你的心中会弥漫着安乐和喜悦,感到轻安自在,并因此证入禅定。修习慈心禅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言说,第二层是思维,第三层是感受。
第五章 观呼吸
效的日常修行法就是兼修两种主要法门:通过修习慈心禅来做好修习禅那的心理准备,然后,通过修习观呼吸或清净的慈心觉受,进入禅那状态。
第六章 为什么不能在当下深入禅定?
我们的心中充斥着种种习以为常的念头和情绪。它们占据并支配着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心如猿猴,妄念不断,无法专注于任何事物。
第七章 禅修的目的
禅那对内观禅(毗婆舍那)必不可少,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地洞见经验世界的本质特征。禅修的目的是洞见诸法万相中的“三法印”,即苦、无我、无常。
第八章 禅那境界
我们可以通过专注于某种色质或慈心等概念生起的感受,来证入色界禅。然而,要证入无色界禅的禅境,我们则需要超越所有色界的觉知。
第九章 近行定
第十章 初禅
第十一章 二禅和三禅
第十二章 四禅
第十三章 无色界禅
第十四章 出世间禅

摘要与插图

也许这能帮助他减少嗔心,使他开心快乐,但也许不会。如果不会的话,我们可以对他修习舍心。此时,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斟酌权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我们还可以想其他办法来帮助他。
  第二种人行为端正却口出恶言。这种人从来不会说彬彬有礼的话语,相反,他们只会说粗话脏话,不过却会帮助你或他人。
  也许,这种人在看见你做事不当而垂头丧气之时,会走上前来,对你说:“你这个傻瓜,白痴!你根本对此一窍不通!如果你这样做,简直就是在找死。让开,我来做!”然后,他也许会替你做部事情。因此,你有很充分的理由对这种人心怀慈念。
  这种人尽管言语粗鄙,却能做出善事,饶益他人,因此,你必须尊重他、礼敬他,并以慈爱之心待他。同时,你也应该帮助他改变言语习惯。当你和他交往时,展示你对他的慈悲心肠,也许,他会逐渐发生改变,你会因他而唤醒自己心中的慈念,而后,你也会唤醒他心中的慈念。
  这种人可以比作长满水藻的池塘。当你企图跳人池塘中,取出些池水之时,你不得不用手除去这些藻类。只有这样,你才能跳人池塘中,自如地游动。同样,你也应该学会忽略被“水藻”覆盖之人的表面缺点。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他或她的心灵不时会充满了慈悲和怜悯,具有纯洁的心灵。因此,这是你对他生起慈心的第二个充分理由。
  第三种人也许言行都很粗鄙,不过心中隐隐渴望着弃恶向善。这种人就如同路上的水坑。假定你走在路上,没有水,也没有井。你又渴又累,饥肠辘辘,渴得几乎就要虚脱,拼命地四处找水喝。此时,你在某个牛蹄印中发现了少许水。牛蹄印并不深,水也很少,如果你用手掬水,只会将水搅浑。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弯腰跪下,慢慢将嘴巴凑在少得可怜的水上,轻轻地啜饮,以免搅起任何淤泥。即使水很脏,浑浊不堪,你仍然可以暂时平息焦渴之苦。同样,我们能够不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这种言行都很粗鄙的人也能向高贵、友爱、慈悲的东西敞开心扉,或者说,至少存在着这种可能性。因此,尽管这种人有种种缺点,你也应该对他生起慈心。
  第四种人言语和举止都很粗鄙,对任何善法都紧闭心扉。这种人就如走在路上的病人,周围没有医院、村庄和人烟,没有人前来帮助他;没有水源,或供他休息的房舍;也没有遮阴的树木。只有烈日炎炎,他渴得嗓子冒烟。同时,他身患重病,饱受折磨和痛苦,万分需要医药的救护,否则必死无疑。你看见他后,十分难过,生起了恻隐之心。你心想:“我应该怎样帮助这个不幸之人吗?我可以为他做些什么呢?他需要水、药品和衣服,也需要帮助。我怎样才能帮助他呢?”尽管有这种种困难,尽管你几乎不会得到任何感谢,你仍然应该下决心帮助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