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心灵的花开,生命的蓬勃,有时就缘于一次次豁然的顿悟。而佛教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常常触及天理物象、人心灵魂的根本问题。
这些以佛法佛理为源泉的飞珠溅露般的小故事,就像夜空里迢遥闪烁的星光,在读者的心田撒下丁点的启示和感悟。
本书纪广洋先生作品100余篇,并配以精美禅意书画,形成一个前后呼应、内在逻辑贯穿的整体,给读者以美的感受,真正体悟叩佛问禅的快乐和幸福!
目录
第一辑 花开的时候吵你了吗
1花开的时候吵你了吗
2妙不可言的空心竹
3流芳百世的露珠
4静然蓬勃的榆树
5装满细沙的竹筒
6能给我一壶明天的溪水吗
7一朵鲜花的凋零
8沙弥的抑郁症
9后面是下坡
10唾手可得的美丽
11寺院的镇刹之宝
12易碎的瓷瓶
13老太婆的菩提树
14你也是今夜的清风明月
15小沙弥手上的半碗水
16随遇而安的花草们
17走出一条新路
18迂回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19只需要换个角度
20遍地的木鱼石
第二辑 听我讲个故事吧
1听我讲个故事吧
2够吃够喝就行了
3光阴猛于虎
4佛祖坐在沙堆上
5什么事情都有前因后果
6有些磕绊是自找的
7当蝌蚪变成了青蛙
8帮助别人解脱出来
9流浪汉与女施主
10通往远山高峰的心路
11小和尚的山水云月
12以雪的方式灌溉
13快乐有什么诀窍吗
14一炷心香
15心中装着别人
16易忽略的就是脚下
17百年人生三万天
18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
19一页一页的经卷
20还差一步就是天街
第三辑 唤醒沉睡的心灵
1唤醒沉睡的心灵
2体会挣脱的喜悦
3为梦想找到落脚的地方
4把自己及时地唤回来
5照着自己塑佛
6可曾意识到心灵的饥渴
7写好一个“我”字
8认识你自己
9属于自己的蓝天
10在陡坡上錾石阶
11嚼苦读书的奥妙
12专心致志是成功的前提
13的星星就是你
14两兜梨子的不同含义
15两个和尚的风雨归程
16圆满的法会
17把时间抛在身后
18梦境的美妙和自由
19成败得失自在人
20及时的想法和行动
第四辑 三里之内皆怀抱
1三里之内皆怀抱
2从来没人问过它的事物
3比别人多一份勤恳
4做一个有心人
5不要把心丢了
6互相依存的生物链
7寺院里的蛛网
8生命的鸟巢
9禅房里的蝈蝈
10沐浴的麻雀
11老法师和小猴子
12美丽女子和毒蛇
13方丈的万花筒
14神话般的智慧
15总能找到快乐的理由
16乐天法师的长寿之道
17智慧可以改变一切
18总有溪水倒流的那一天
19鲜花的美妙和深刻
20心灵的钻石
第五辑 你只能走一条路
1你只能走一条路
2化水为云的禅机
3善良的人们都是菩萨
4尚待开凿的璞玉
5世界上大的拥抱
6救命的佛珠
7像牛一样反刍
8思考是一把钥匙
9佛曲唱给清风听
10为心灵沐浴
11拯救世界的一个途径
12保持心灵的宁静
13僧人和军人
14僧人和山匪
15霸道与忍让
16每个人都可以立地成佛
17一语不发的讲座
18老和尚和老法警
19世上妙的风光
20看着自己的碗吃饭
摘要与插图
1花开的时候吵你了吗【花朵静悄悄地开放,深水静悄悄地流淌】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十六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的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里剃发沐浴之后,就变成了干净利落的小沙弥。
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例如,他刚学会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满院子画;再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僧侣炫耀;更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大有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之势。
为了改变和遏制他的不良行为和作风,法师想了一个用来启发、点化他的美丽的教案——这一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态。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主动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
法师就用一种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
“没,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怔一阵之后,脸刷地一下就红了,讷讷地对法师说:“弟子领教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人间禅话
山深欲幽,水深欲静。真正有学问、有道行的人,真正成功和芬芳的人生,不见得张扬和炫耀。
2妙不可言的空心竹
【空杯心态,空心状态,蕴涵无尽禅理】
丛化寺院里秀竹连片、郁郁葱葱,种植着不同类型的多种竹子,看上去像一座苏州园林。不仅如此,就连方丈和僧人们的大多用具居然也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像竹碗、竹杯、竹笛、竹椅、竹床、竹门等,筷子、毛笔就更不用说了。
有一次,一个云水僧在丛化寺院挂单时,拜访该寺院的个空禅师,问禅师满院竹子的妙处和奥秘。个空禅师说:“竹子虽细,却挺拔;竹子虽空,却坚韧。看上去瘦弱的躯干,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云水僧就说:“禅师说的是竹子本身的妙处,我问的是贵寺院满院竹子的奥秘啊。”
个空禅师用竹杯为云水僧沏了一杯山泉竹叶茶,接着说:“竹节锯开则成杯,简便,实用,清洁,保健……”
云水僧品着清茗,点头称是。
个空禅师又顺手提过来一把竹椅,让云水僧落座,接着说:“竹子遇热可任意弯曲,做成椅子轻便、耐用,妙不可言……”
云水僧乐呵呵地坐下来,点头称是。
个空禅师又取出一支竹笛,随意吹了个优美的曲子,接着说:“竹子做笛子,可谓一绝,直接利用了它的材质,尤其是利用了它的空心……”
云水僧忙作揖说:“送我一支竹笛吧,禅师终于点到了满院竹子的妙处,竹子的空心蕴含着无尽的禅理啊!”
人间禅话
只有空杯才能容纳甘甜的山泉,只有空心的竹笛才能吹出优美的乐曲。满腹疑虑愁云是庸人自扰,一腔清风明月则是禅的造化。
3流芳百世的露珠
【晶莹的小露珠,折射着复杂的大世界】
丛林寺院的万一法师每逢诵戒传戒的特定宗教节日,总是从秘匣中取出一幅装裱精致、古香古色的书法小卷来,庄重地悬挂在禅房里
VIP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