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VIP   VIP会员第2年

图书资料维护组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搜索
新闻中心
  • 暂无新闻
商品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在线商城 > 禅来禅去 亲历重塑生命的十八天(女性禅修入门指南,都市人身心书)
在线商城

禅来禅去 亲历重塑生命的十八天(女性禅修入门指南,都市人身心书)

价格 32.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IP属地 广东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是知名作家西岭雪在西双版纳曼听寺禅修的经历,讲述自己在禅修过程中重塑身心的过程。作者通过一篇篇文笔优美的小文和近百幅精美的图片,介绍了禅修的对内心的涤荡,以及重塑身心的历程。

目录

缘 起 001
拜 山——我的第一顿斋饭 013
孤 邸 023
业 处 032
义工之一:刷碗的故事 039
过午不食 043
心 障 049
嗔 恚 057
结 缘 068
九 戒 074
南传上座部佛教 079
尊 者 086
佛陀的故事 094
托 钵 101
幻 象 107
闲 情 114
色 戒 125
义工之二:侍佛 132
袈 裟 139
止 语 148
经 行 156
寺院的早晨 163
佛 塔 167
诗 心 171
时 间 177
李莲姐姐 181
回 向 187
义工之三:扫花 194
正行与自然 199
六岁尊者 206
离 别 209

摘要与插图

业处
提到禅修,总有人说什么“修行在于心而不必重乎形式”,这是一种想当然的理论。“禅修”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种种花听听歌的修心养性是两回事,要有适当的环境,正确的方式,具体的步骤,善巧的法门,能在业处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就像唱歌或练武,不去学习怎么会进步,不去练习如何能提高?
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必须踏踏实实地去写,而不是自己觉得有创意有灵感就已经是作家了;同样的,禅修也要实实在在地去修,而不是坐在那里说两句连自己也不能真正理解的空话就顿悟了。
在曼听禅修园里,新学员入园第二天,须到法堂向指导老师领“业处”。
很荣幸,向我们传授业处的,正是全亚洲盛名的南传上座部长老玛欣德尊者。
尊者趺坐于佛案下,众弟子跪在堂前,有提交禅修报告的弟子会膝行而前,磕头礼拜后将笔记本放在他脚前,后面的人则依次放在下面,一如去医院挂号后把挂号单放在医生桌上的情形。
尊者每拿起一个本子,该弟子便膝行至前行跪拜礼。而后尊者会根据禅修报告的情形提些问题,给予指点,仿佛家教老师检查功课。
我仔细地倾听着他们的问题与尊者的解答,那几位交报告的学员显然已经禅修了一段时间,提的都是些关于打坐时间、妄念生灭的问题,而且每个人都提到了光,只是形状不一,有强有弱,但统一是白光。
我听得有些羡慕,之前以为禅修见到光是件极罕见难得的事,现在看来见到光的人并不在少数,不知道我会不会修到那一步。
正在听讲,昨天接待我的自然尼师凑近我,交给我一个本子,指点我把它交给尊者。我看到上面写了“我是第一次禅修”等语,后面标注着今天共有五个新人,这才知道要先提报告才能“领业处”,但不明白为什么会指定我来做这件事,昨天见她一直很冷淡还以为对我不满呢。
看着别的学员的举止,我依样画葫芦地跪行而前,把本子放在面,却不知道然后该去哪里,只好退后了几步傻等。但略一观察,发现学员的坐次是有分男女的,自己坐在了男众的一边,好在刚刚踩界,而且这时候再起来也更怪异,只好硬着头皮捱了。
轮到我时,尊者看了笔记,招呼我们五个新人一起上前,讲解观呼吸之法,这就是传授“业处”了。
所谓“业处”,在佛教概念上解释起来很复杂,有多重意义,但简单来说,既是工作的方法,也是工作的地方——心工作的地方,生命工作的地方,呼吸工作的地方。
禅修的基本功课是修入出息念,就是打坐、观呼吸,这便是修行的法门。
经书中对于打坐的描写是:“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现起于面前。”
打坐的姿势是结跏趺坐,也就是盘腿,能双盘(两腿交叉,两脚心向上而坐),不行就单盘(一只脚在上,一只脚在下,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而坐),或者散盘(两只脚交叉,脚背都碰到地上,甚或一腿前一腿后也行)。上半身保持正直,但要姿势自然,双手平放膝上或叠起皆可,总之要采取一个自己舒服的姿势。为了容易持久,坐垫垫高十公分,这样不会身体前倾。
姿势正确后,就要清除杂念,舍离五盖:欲贪、嗔恚、昏沉、掉举追悔、疑心,而后开始静心修习,培养定力。《清净之道》中将培养定力的法门总结为四十种止业处,而其中单、易执行的就是修入出息念:轻轻闭上眼睛,将心思集中在鼻头、人中、上唇一带,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清楚地觉知入息、出息,但不要跟随气息进出。就这样坚持下去,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四小时……
一个精进禅修的沙门,不但打坐时要努力持定专注,平时行走坐卧也要尽量“觉知”呼吸。生命维系于呼吸,呼吸停止了,生命也就随之结束。只有心专注于呼吸,才能明白活在当下的道理,学会去杂念,断烦恼。
这就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