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主要从这“八苦”着手,结合一些幽默诙谐的小故事,在理性的佛学思想研究与感性的宗教信仰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并立足于此点,详细叙述了南怀瑾先生科学的佛学观,力求将南先生心中生动、简单、真实的佛的真义传达给世人。 聆听国学大师的精言 妙语,感悟中华文化的 博大精深
目录
第一课 慈悲心是修行的根本 1.佛本多情 2.为天下苍生而忙 3.“妇人之仁”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4.同情弱者是天下的学问 5.没钱也一样能布施 6.乐施还要善施 第二课 佛在平凡人间 1.在“家”修行才 2.吃饭穿衣也修行 3.神仙也要凡人做 4.平平凡凡才是真 5.佛就在你心里 6.一脸佛气绝非佛 第三课 人生在世,只为“执念”而苦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万事不执著 3.一切众生的“我执” 4.执著是一种妄念 5.执著佛法是虚妄 第四课 忍耐一切不如意 1.向人叩头,反被打,不生嗔恨 2.忍辱波罗蜜 3.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4.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5.不受磨炼不成佛 6.忍辱负重不觉苦 第五课 不过于追求圆满 1.有缺陷才是圆满 2.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3.把缺陷当做动力 4.永远保持“初心” 第六课 学佛是为了修必 1.始终保持内心的和谐 2.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 3.心境是没有界的 4.顺境不沉迷,逆境能忍受 5.去除傲慢心 第七课 放下得自在 1.放得下难,难得放下 2.上岸何须回头 3.万缘放下自逍遥 4.放下一切,是开始处 第八课 做人做佛两不误 1.先学做人,再学做佛 2.肉眼、心眼、天眼 3.心佛众生无差别 …… 第九课 在福报好的时候慢慢用 第十课 心如明镜,不惹尘埃 第十一课 只有学问,没有门派 第十二课 自由自在佛,逍遥人世间 第十三课 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十四课 真正的信仰是心灵的恭敬 第十五课 解脱和悟道 第十六课 参透生死,生命只在呼吸间 第一课 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第二课 做平常事,得异常福 第三课 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第四课 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五课 学习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第六课 谨言慎行无过 第七课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 第八课 “德”是为人处世之根本 第九课 自立自强是立身之本 第十课 逆境不一定是坏事 第十一课 坚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第十二课 寻找“立足点”,先安身后立命 第十三课 你的智慧,借我用用 第十四课 领导的器量决定成就 第十五课 心存孝义自感天 第一课 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 第二课 做平常事,得异常福 第三课 寡欲是幸,知足是福 第四课 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五课 学习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第六课 谨言慎行无过 第七课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 第八课 “德”是为人处世之根本 第九课 自立自强是立身之本 第十课 逆境不一定是坏事 第十一课 坚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第十二课 寻找“立足点”,先安身后立命 第十三课 你的智慧,借我用用 第十四课 领导的器量决定成就 第十五课 心存孝义自感天 第十六课 曲以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