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戈国龙教授多年宗教研究和修道实践的智慧结晶,它体现了“观虚斋教学”的宗风:不执著于任何宗教的名相,而只著眼于宗教的核心;既不是纯粹的理论教学,也不是纯粹的练功体验,而是理论教学和实践体验的完整统一。在理论上,作者将自己对宗教智慧的理解和体验进行了整体的诠释和表达,不是泛泛地讲宗教历史与教义等方面的具体知识,而是追问宗教的核心智慧是什么,帮助读者对宗教智慧有一个整体的、贯通的把握。在实践上,本书传授了宗教修炼与宗教体验的根本原理与方法,帮助读者进入内在灵性奥秘的探索之旅,开启心灵的实相、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一种人生的新境界!本书试图汇通宗教的核心智慧来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有了这种根本的智慧,我们就从昏睡的生命状态中觉醒;有了这种根本智慧,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能够面对各种际遇保持内心的镇定与优雅。这种根本智慧,其实是每一个人本具的生命潜能,我们只需要通过觉醒,去找回我们久已失落的内在宝藏!
摘要与插图
2 礼敬与皈依进入这个课程的第一项,我们要礼敬。先,我要向大家内在的灵性、内在的佛性或者道性致以敬礼!感恩大家,你们的灵性已经开始唤醒。昨天我说,你们来到这里就已经是灵性唤醒的一种表现;今天你们能够来到这里,那是真正的表现,你们已经经过了第一轮的考试和考验还能够来到这里,所以不要辜负自己的灵性。每一个人都是有灵性的,只是它像一个沉睡的人,在那里睡着了没有醒来,我们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唤醒你内在的灵性。
第二我们要礼敬佛陀!广义的佛就是觉者,所以我们要礼敬一切觉者。大家的心静下来,我们不讲仪式,但是你的心里要虔诚的来礼敬释迦牟尼佛!礼敬老子!礼敬孔子!这是我们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宗师。我们也要礼敬历代的先贤大德,历代的悟道的祖师们,因为是他们传承了教法,点燃了我们内在本具的智慧心灯,让我们能够追随他们的脚步,来一起踏上自觉觉他的菩提之旅。
礼敬完毕,我们要来谈一下“皈依”。我们这里没有任何的宗教仪式,可能你们有的人已经是佛教的居士,皈依过佛教,皈依是很重要的;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真正的皈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皈依。所谓的皈依就是把你的身心投入到佛、法、僧三宝当中,而这个“三宝”代表什么?佛代表觉,觉者、觉性;法,代表一切的真理的教法和正法;僧,代表一切修行有所成就的人。所以“三宝”里的“僧”不是狭义的理解,不是只要是出家人就是我们要皈依的僧宝,不是说我们就是皈依出家人。也有部分的出家人就把僧宝理解为:“我是僧,你们要皈依于我”,这是一种我慢的心理。当然我们是要尊敬出家人,因为他们走上了出家的道路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是究竟而言,你要走真实的道路,不需要那些宗派门户的执著。佛教真正的意义,不是一个自限门户的宗教,它是一个开放的宗教。皈依佛法僧三宝心的意义就皈依我们的自性三宝。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内在的觉性,每一个人都有真理的种子,每一个人也都有我们纯净美好的一面。三宝也是在我们纯净的内心之中本具的诸面向,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三宝的功德。外在的三宝是我们内在三宝的体现,正因为我们迷失了,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自性三宝,所以我需要皈依一个外在的三宝,但其实外在的三宝只是为了唤醒我们进入自己内心的三宝。
下面我要朗诵一下观虚斋教学的一皈依偈,大家可以跟我一起读一遍:
超越宗派门户见
自性三宝常皈依
我执法执尽无余
愿证实相得加持
这是皈依实的意义,这是要消除我执、法执投向三宝,进入了实相就体悟了自性三宝,进入了实相就跟诸佛菩萨同一愿心同一境界,这是得到真正的加持。
在这两天里面,我来扮演一个导师的角色,这并不意味着我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就者或者是什么大师,但是在这两天里,我的角色就是导师,我要入戏演好这个角色。你们在这里,希望你们也要入戏,你们要把自己放在一个